核心
  提示
  《生產工藝》一書由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斯波的《調味技術》一書出版於2011年2月。
  《生產工藝》一書封面及前言表明,此書由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劉騫和河南科技學院食品學院曾潔主編,由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張建和渤海大學賈娜擔任副主編。4人分別負責各自章節的編寫工作。 《調味技術》為一直在食品行業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的斯波所著。
  近日,成都食品調味行業專業人士斯波在網上發帖稱,一本名為《麻辣食品生產工藝與配方》的書,與他所著的《麻辣風味食品調味技術與配方》有太多雷同之處,這本由4所高校4名博士擔任主編、副主編的《麻辣食品生產工藝與配方》一書共18.5萬字,有13多萬字與他的書內容相同,而且他原書中一些差錯,也被這本書照搬上去。
  斯波認為,這是抄襲行為。斯波對對方提出了公開道歉、停止侵權的訴求。對方一名主編回應,該書編著是彙編行為,編書、編著是可以借鑒的,只是在引用借鑒這個度上可能沒把握好。
  “該書18.5萬字,13萬照抄我的書”
  斯波1998年畢業於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一直在食品行業從事技術研發工作,他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在食品調味行業有10多年實踐經驗,是食品調味行業中的高手。今年三四月份起,他連續接到多名讀者來電,稱在書店里買到的《麻辣食品生產工藝與配方》(簡稱《生產工藝》)一書,與斯波所著的《麻辣風味食品調味技術與配方》(簡稱《調味技術》)內容大量重覆雷同,而且該書中還有一些錯誤,實踐操作可能有誤,他們又不得不重新找斯波的書進行核對。
  得知這一情況後,今年5月,斯波去了書店,買回去與自己的《調味技術》進行比對。比對的結果讓斯波大為震驚和憤怒。他說:“該書共18.5萬字,有13萬多字,完全照抄出自我的書。”
  “兩書詳細比對,連錯誤都被照搬”
  5月18日,斯波將兩本書和他的比對統計資料出示給成都商報記者。
  在此前的比對過程中,斯波用紅黑兩種顏色,將兩書中的重覆內容全部勾畫標註出來,《生產工藝》由紅筆,他自己的書《調味技術》用黑筆,內容相同的文字分別對應在兩本書的多少頁碼,也各在兩本書上標註清楚。
  成都商報記者仔細翻閱兩書發現,《生產工藝》被紅筆勾畫過的地方,的確都能在斯波《調味技術》一書中,找到對應黑筆勾畫的內容。在這種比對下,《生產工藝》一書有至少三分之二的篇幅,都被斯波勾紅,而且常有整頁整頁的文字內容被勾紅。也就是說,這些內容都可在斯波的書中找到完全對應的內容。斯波說,經過全書比對,《生產工藝》共計18萬多字,有13萬多字的內容,與他的書完全重合。
  特別讓斯波哭笑不得的是,他的原書中原有的一些失誤,也被原封不動地照抄了上去。
  比如,他書中第一頁有一句話為———“麻辣風味食品是目前在市場上隨處可用、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的一大類食品。”這句話中使用的頓號應該是逗號,是一個標點使用失誤,而這句話和這個失誤的頓號,都同樣出現在《生產工藝》中。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生產工藝》185頁是麻辣金針菇配方,這一整頁內容與《調味技術》一書第266、267頁完全重合。關鍵問題在於:斯波書中這一配方有食鹽400kg,味精500kg,金針菇20kg這樣一個表述。其中食鹽、味精的計量單位應該是g(克),而不是kg(千克) ,斯波表示這是他最先寫稿時計量單位沒換算正確所致,是他的全書中極少的錯處之一,將在即將出版發行的該書第二版中做出修正。但是,“這樣一個錯誤也被《生產工藝》一書照抄進去了”。“大家想想看,調味的食鹽、味精用了四百、五百公斤,而真正的食材金針菇只有12公斤,這樣做出來的食品誰敢吃?”
  斯波對話編著者
  “你這本書寫得好,我們借鑒得比較多”
  5月20日,斯波通過電話聯繫上了負責全書內容設計及統稿工作的曾潔,雙方有瞭如下對話。
  《調味技術》作者斯波:編輯有沒有說過我反映你們抄襲的問題?
  《生產工藝》主編之一曾潔:這事兒怎麼說呢?我們編這個書的時候,借鑒了很多材料,也買過你這本書,你這本書特別好。但是手下呢也安排了一些學生做這個工作。審核、統稿工作是我在做,工作做得不到位,還請您諒解。
  斯波:這兩本書你進行過核對嗎?
  曾潔:不是看得太仔細。你這個書不是挺好嗎?這方面(指斯波一書的內容)是多了點。而且我們是編著,不像你是原著,我們這個編著吧,應該是允許借鑒別人的東西,我們這本書最後參考文獻里也列了你的名字。
  斯波:你們整個書都是拿我的原作來拼湊,這麼大面積的內容,連錯誤都照抄上去,這還不是抄襲嗎?
  曾潔:我這個工作做得不仔細,以後肯定會註意。
  斯波:你看你們這個書的107頁,前後文字跟我的書一模一樣,為什麼我寫的鹹味在你們書上卻成了成味?怎麼會出現這種錯誤呢?
  曾潔:因為我們買了你這個書吧,然後就是掃描,它可能掃描儀掃的時候,把咸字掃出來像個成字。
  斯波:等於你們這個書就是直接用掃描儀掃了之後,然後就直接刊上去(出書)了。你們這個書主編、副主編可都是博�
  曾潔:我說一下我們的情況吧。我們在高校也不容易,要評職稱什麼的,大家需要這樣幾本書,出書它需要材料,可能時間有點趕,工作也做得不到位。我代表我們幾個,都向你道歉。
  斯波:你只能代表你自己,你能代表其他人道歉嗎?其他博士也都在抄襲。我希望跟你們書上這幾個主編、副主編都聯繫溝通這個事。
  曾潔:這個事我真的很抱歉。你這本書寫得好,我們借鑒得比較多嘛。你這個是原著,我們是編著,這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們以後肯定會更註意。
  隨後,斯波與《生產工藝》一書署名第一的主編劉騫取得了聯繫。劉騫表示,“這個東西(指《生產工藝》一書)吧,的確是一些學生在幫著整的,我也沒有想到會整成這樣。”
  編著方說法
  借鑒度可能沒把握好
  並質疑斯波的書也有彙編
  針對斯波所述情況,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了曾潔。
  曾潔一再強調,他們這本書是編著,是彙編行為,這個不能使用抄襲概念。他們雖然在書中引用了斯波一書的內容,但是在內容編排上不一樣,從邏輯等方面來說,是有所提高的,因此也不能說是抄襲。她承認大家在引用借鑒這個度上可能沒把握好。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可能是有些理虧,所以,之前在與斯波溝通時,已經反覆就此向斯波誠懇道歉了。對於斯波所說《生產工藝》一書18萬多字,有13萬多字來自他的書,曾潔表示這一說法不是事實,但她表示自己沒有進行完全比對。
  另外,她認為斯波的《調味技術》,雖然寫的是斯波著,但書中的內容也可能是彙編的,“比如他的書第二章麻辣風味食品原輔料,這些很多都是從別的書抄過來的吧?這個不可能是他發明的吧?”斯波的書有多少不是他自己的內容?曾潔表示,他們目前正打算做這方面的調查。
  針對曾潔的上述說法,斯波表示,他所寫的《調味技術》一書,完全是原創作品,也是他多年心血之作。他承認自己書中也有部分內容參考了其他書籍、資料,但這方面的內容很少,對於對方認為他的書也是“彙編”、不一定是原著之說,斯波表示,對方應該拿出大量證據,而不能憑空猜測。斯波表示,他披露此事,並沒有經濟索賠訴求,主要是不滿自己的心血之作被如此抄襲,他希望對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公開道歉,更希望全社會關註和譴責抄襲行為,給原創作者更多保護和鼓勵。
  律師說法
  若比對情況屬實 則有明顯侵權嫌疑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四條:彙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彙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彙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編著與原創著作有何不同?編著作品是否可以大量直接引用其他作者的創作內容?針對這些問題,成都商報記者咨詢了成都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春海。
  黃律師表示,抄襲是否成立,首先要考慮斯波的書是否完全是原創,還是也有很多內容是來自其他書籍、資料、文獻等。對應著作權法來說,所謂編著主要是指一種彙編行為,就是將其他人的作品、文字內容彙集整理到自己的作品中,在彙編行為,有如下法律問題需要考量,一是是否徵得過原著作者的同意允許,二是彙編作品是否標明引用原作的出處,否則涉嫌侵權。《生產工藝》一書在書末文獻參考中列有斯波的姓名及其所著《調味技術》的書名,黃律師稱,這就涉及引用量多少的問題,如果只是適當引用、合理參考,可能不存在侵權問題;如果兩書比對情況確如斯波所述,存在如大量的、完全一樣的直接引用,則有明顯的侵權嫌疑。黃律師說:“若是《生產工藝》沒有徵得斯波的同意,並大量引用,其實也就是涉嫌抄襲、剽竊了,涉嫌侵犯原著作人的複製權等著作權益。不能以‘彙編’作為藉口。”
  成都商報記者 饒穎 攝影記者 劉暢  (原標題:4博士編本調味書 18萬字13萬是抄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ycl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